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

🏃 今日運動記錄:

  • 距離:10.1km
  • 用時:1小時3分24秒
  • 配速:每公里6分17秒
  • 最大心率:169 bpm
  • 平均心率:153 bpm

早上的空氣帶著昨夜的潮意,路面微微濕。馬路車流擁擠,早高峰照舊。氣溫不算舒服,但正好適合慢慢把身體熱起來。邊跑邊聽《紅樓夢》播客,節奏被聲音牽著往前走——這種沉浸感讓跑步像換了一種腦內呼吸。

跑完之後感覺狀態非常差,恢復得不太理想。不過我知道這是正常的,身體需要時間調整。我提醒自己要多喝水,好好休息,狀態會慢慢回來的。畢竟我已經堅持完成了今天的運動,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事。

播客聆聽與個人感想

今天聽的播客是由安大哥和陳小姐主持,在小宇宙平台上收聽。他們深度解讀了《紅樓夢》第一章的內容,探討了小說為何以“石頭記”作為開篇,並從女媧補天的神話切入,分析那塊被遺棄的石頭如何成為整部小說的核心象徵。 播客中提到,曹雪芹選擇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石頭作為故事起點,是一種巧妙的文化象徵。這塊石頭後來幻化為賈寶玉,象徵著人間繁華與情感的體驗。這種開天辟地的設定,讓整部小說具有一種宇宙觀的深度。 我非常認同他們的觀點,尤其是《紅樓夢》作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為女性立傳的獨特作品,書中對女性角色的描寫細膩而深刻。雖然故事圍繞的是貴族家庭,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些距離,但其中展現的情感與人物塑造仍然令人感動。 我也聯想到《西游記》中孫悟空從石頭中誕生的設定,覺得曹雪芹用石頭作為人物起源的巧思非常精彩。這種神話與現實交織的手法,讓我對這部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欣賞。

90天工作回顧(2025年7月至10月)

這段時間我完成了入職流程,熟悉了大部分的系統,並與部門同事建立了初步的合作關係。參與了幾個研究項目,從撰寫計畫書、設計問卷,到統計分析與報表草案,逐步累積了一些經驗。

我也開始接觸資料庫研究工具,像是 ATLAS 與 OHDSI,雖然還在學習階段,但已經能應用在一些分析任務上。此外,我也參與了 AI 學習團隊的活動,雖然目前參與度不高,但希望接下來能更積極投入。

成果亮點:

  • A 項目計畫書提前過審
  • 初步掌握 ATLAS 與 OHDSI 工具,並應用於實際資料分析
  • 與多位跨部門同事建立合作關係,順利推進多項任務
  • 在 A 與 D 項目中主導或協助撰寫統計分析計畫與報表

未達預期的部分:

  • B 項目構想提交延遲,因內部審查尚未完成
  • 資料購買尚未落實,受預算限制影響
  • 在 C 項目中僅為觀察角色,尚未能實質貢獻
  • AI 學習團隊參與度不足,僅為旁聽者
  • 未能充分投入 ATLAS 與 OHDSI 工具學習,對於建立分析族群、事件分析、治療模式與視覺化技巧(如 Sankey 圖)仍需加強

改進方向與行動計畫:

  • 加快 B 項目研究計畫撰寫與審批流程,力求年底前完成
  • 積極參與 C 項目討論與交付成果審閱,提升貢獻度
  • 規劃時間深入學習 ATLAS 與 OHDSI 工具,強化分析技能與視覺化表達能力
  • 主動使用 Copilot 帳號,參與 AI 學習與分享活動,提升在 AI 應用團隊中的角色與價值

今天還有一個小成就,就是我在 VScode 裡面學會了使用 GPT-5 助手,客製化了公司自己的 web slide template。比起以前查論壇、自己摸索,現在有 AI 協助真的像是健步如飛,事半功倍。雖然我在圖片和字體的細節上花了太多時間,有點玩過頭了,但好處是這個模板今後可以一直使用,也算是一次值得的投入。

身體和節奏都還在找位,慢慢就對齊了。

Avatar
王 超辰 - Chaochen Wang
Real World Evidence Scientist

All models are wrong, but some are useful.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

Related